欢迎光临五五园林官网!
大型园林古建木材加工、制作、批发 专注湿地公园、古建寺庙、民宿、仿古木亭等木料加工
五峰商标
微信加好友
中国地区招商服务电话135-2406-5555
您的位置: 首页>>百科知识>>建筑派系>>徽派建筑
徽派建筑

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,流行于徽州(今黄山市、绩溪县、婺源县)及严州、金华、衢州等浙西地区。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,并非特指安徽建筑。

以砖、木、石为原料,以木构架为主。梁架多用料硕大,且注重装饰。还广泛采用砖、木、石雕,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。

徽派建筑最初源于古徽州,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。历史上徽商在扬州、苏州等地经营,徽派建筑对当地建筑风格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。

徽派建筑坐北朝南,注重内采光;以砖、木、石为原料,以木构架为主。以木梁承重,以砖、石、土砌护墙;以堂屋为中心,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、檐口见长。

徽商力在经商而不在建筑,衣锦还乡之后,以奢华精致的豪宅园林体现身份,或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门面,或亦以牌坊筑立褒奖徽州女人守夫的风骨。徽派建筑讲究规格礼数,官商亦有别。

除脱富丽堂皇的徽商巨贾之家外,小户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与讲究。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,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,风格独特,结构严谨,雕镂精湛,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,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、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。

尤以民居、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,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,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。

西递宏村

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脚下,是一座有着大量明清时期历史建筑的古村落。村中还构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颇具特色的“牛”形布局,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。

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。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,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,九曲十弯,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,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。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,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,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。

该村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平面采用仿生学的“牛”形布局。以雷岗山为牛头,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,月沼为牛心,南湖为牛肚,蜿蜒的水圳为牛肠,民居建筑为牛身,四座古桥为牛脚,形状惟妙惟肖,称作“山为牛头树为角,桥为四蹄屋为身”。

西递民居庭院大都置于前庭,也有的庭院置于楼两侧或房后。庭院设置灵活,小巧玲珑,布局紧凑。巧妙运用造园手法,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,巧与因借,在即步可吟的庭园景中充满诗情画意。

民居院落善于利用漏窗、门洞、隔扇、建筑、花木等划分、组合空间,创造出通透疏朗,层次错迭、隐约迷离的效果,用以表达多重的意境,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,使之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启示。
萧江宗祠:江南第一祠,被誉为“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”

在婺源县城东二十八公里处,一所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小镇被山岭溪水百花环绕,它就是“江湾”。江湾历史悠久,是婺源为数不多的千年古镇之一,亦是我们萧氏一族的发源地之一。这里不仅走出了不计其数的徽商,更是才子辈出的灵地,数百年来这里孕育出数十位状元和学士。

不仅如此,这里还屹立着一座“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”的宗祠——萧江宗祠。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,是萧江氏族发源地江湾旃坑族建的一座祠堂,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。

祠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,是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,也是族人婚丧嫁娶重要仪式的场所,及家族长辈议事所在。萧江宗祠就是其中较有名的一所家族祠堂。

萧江宗祠为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,不仅规模庞大、建筑宏伟、雕刻精细,而且人文丰富、历史悠久,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“最好的一座宗祠”。

所建成的宗祠尽显王室气派,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,分前院、前堂、中堂、后堂四进。前院为宽敞花园,设有青石护栏半月形莲花池,内养红鲤鱼、草鱼、军鱼等多种鱼类;前堂为五凤楼、九脊顶、午朝门、月楼,梁材檐椽巧饰雕琢、画面生动、形态逼真;中堂粗梁大柱,鼓式石础,石阶、石栏、月台各具特色,匾额楹联措词秀丽、授意深长;后堂高于前堂,有楼阁安放灵牌。

棠樾牌坊群

棠樾牌坊群,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,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。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,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“忠、孝、节、义”伦理道德的概貌,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“以人为本”的人文历史,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。

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。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,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,称其为“慈孝天下无双里,衮绣江南第一乡”。

棠樾牌坊群结构布局都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,给人以稳重感,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,精心雕刻。牌坊群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,四周没有构造物,远眺牌坊群,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“拔地而起”,显得格外突出。

牌坊群位于棠樾村口,其周围的农田、树木、池塘、河流及人工环境(如古桥)等构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环境,反映了古代村落选址、建设所遵循的因地制宜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。

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,几乎全部采用石料,且以质地优良的“歙县青”石料为主。这种青石牌坊坚实,高大挺拨。既不用钉,又不用铆,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,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。